经济数据

如何看待202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?

时间:2023/2/2 8:54:01  作者:王涑袭  来源:国家梦想中心  查看:25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王涑袭2023年最新作品,正文共5901字,简明扼要的说明了以下问题:1、如何看懂美国经济2、如何看懂中国经济3、如何看懂中国的长期经济规划(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)4、如何看懂202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

如何看待202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?

王涑袭2023年01月30-31日

------------

正文共5901字,简明扼要的说明了以下问题:

1、如何看懂美国经济

2、如何看懂中国经济

3、如何看懂中国的长期经济规划(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)

4、如何看懂202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

------------

如何看待202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?

一、为什么我们看不清楚中国宏观经济?

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产业革命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,尤其是中国近45年的经济,是爆发式的增长。

但也正如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,苏轼这样描写庐山:
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看山总不同。
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由于我们自己,身在庐山,所以看不清楚庐山的真面目。

由于我们自己,身处中国,接触的中国经济信息,过于庞杂,所以我们看不清楚中国经济的真面目。

那么,应该怎么样,才能看清楚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呢?

答案很简单,就是不断删减掉“无用的经济信息”。


二、如何看清楚美国的宏观经济?

比如,我们通过新闻媒体,通常能够接触到的“美国经济信息”,一般只有下面几个:

1、美国的GDP总量,以及GDP增长率。

2、美国的CPI同比增长率。

这个数据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通胀率”。

最近几年,美国央行美联储的货币调控目标,一直都是将美国CPI,降至2%。

3、美国的失业率。

目前认为,只要美国失业率在4%以下,就是经济增长良好。

比如2022年上半年,美国的GDP已经连续2个季度“环比年化”负增长,按照通常认为,应该是进入了“经济衰退”。

但是由于当时的美国失业率数据较低,而且美国上半年二个季度的GDP,如果按照同比计算的话,2个季度都是同比正增长。

所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,以及美国总统拜登,都出来讲话,宣布美国经济没有进入“衰退”。

4、美国的“联邦基准利率”。

美联储的目标是法定的,就是“充分就业”+“稳定物价”。美联储会根据美国的GDP数据、CPI数据、失业率数据,来调控“美国联邦基准利率”。

所谓的“联邦基准利率”,其实是美国银行之间的短期贷款利率。

美联储一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,影响这个“联邦基金利率”,从而影响向社会投放的货币总量。

所以,作为一个美国经济的吃瓜群众,我们看美国的宏观经济,非常的简单、简洁,就是看四个数据:美国GDP、美国CPI、美国失业率、美国利率。


三、如何看清楚中国的宏观经济?

那么,我们看待中国的宏观经济,能不能也简洁到“像看美国经济”一样呢?

答案是不言而喻:“自然可以”!也必须这样,不然我们就如同钻进了庐山一样,看不清宏观经济的整体相貌!

那么,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,有哪一些类似美国宏观经济的标准呢?

当然会有,比如:
 

1、中国的GDP

GDP,国内生产总值,由GDP的总量与增长率,判断经济的现状与走势。

在GDP总量统计上,美国由于计算“虚拟房租”等,与中国有所不同(中国是计算房屋折旧),所以用美国标准统计的GDP,数值偏高。

在GDP增长率统计上,美国平时采用的是“年化季度环比”。到了第二年年初,美国才会有“同比”增长数据。而中国采用的,一直都是“同比”增长率。
 

2、中国的PMI

PMI是采购经理人指数,PMI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数,是一个经济的先行指标。

PMI的枯荣线,是50%:

PMI大于50%,未来3-6个月,经济处于扩张态势。

PMI小于50%,未来3-6个月,经济处于收缩态势。


3、中国的CPI与PPI

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,由此判断是否存在通货膨胀。

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,它是CPI指数的“先导性指数”。如果PPI上涨了,一段时间之后,一般会传导到CPI,让CPI数值也会上涨。如果PPI下降了,一段时间之后,CPI也应该会随之下降。

中国的物价通货膨胀情况,就由CPI和PPI共同决定。
 

4、中国的其它经济指标

其它经济指标,比如利率、存款准备金率、汇率、外汇储备数量、失业率、股市指数、外贸数值、固定资产投资数值、消费品零售总值、房地产投资总值、房地产销售总值、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等。

这些指数,在它们各自的领域,也都非常重要。

但是从宏观经济发展来看,这些指标,也可以经常忽略掉。


四、宏观经济主要讲了些什么?

简单一点说的话,宏观经济只琢磨2个事情,就是一个宏观经济体(国家或者其它单位):

1、长期来看,怎么促进经济的增长?

按照美国迈克尔·波特《国家竞争优势》理论,一个国家,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,一般要经历4个发展阶段:

(1)生产要素驱动阶段

(2)基础投资驱动阶段:交通、通信、房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

(3)科技创新驱动阶段:中国已经走到这个阶段。

(4)资本财富驱动阶段

2、短期来看,怎么克服“增长过程中的波动”?

一般就是下面三个提问:

(1)经济增速过慢,怎么促进增速?

(2)经济增速过快,怎么让它放缓?

(3)经济增速平稳,怎么继续保持?

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宏观经济的这2个要点(增长与波动),无论是美国经济,还是中国经济,无论是日本经济,还是欧洲经济,无论是英国经济,还是印度经济,考察起来,都是非常简单的!


五、如何更深一步,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?

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,我们有一个经济传统,就是“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”。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周期,从短期的1年,中期的5年,一直到长期的10多年都有。


(一)中国有哪些经济规划?

主要有三种经济规划:

1、短期1年的经济报告:每年的12月份,会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(给来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定基调)。每年的3月份(上旬),会有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
省级人大、地区级人大、县级人大(各级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时间),一般会在每年的1-2月份(一般是级别越低,召开时间越早)。

2、中期5年计划:十四五发展规划(2021年——2025年)

3、长期10年规划:2035年远景规划。

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划当中,一般只要有“数字性的目标”,那基本就是我们发展的底线。

也就是说,几十年以来,我们的“经济增长目标”,一般都是超额实现的。但2022年是一个特殊的例外,由于口罩疫情的影响,2022年3月份,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,预计是5.5%的GDP增长率;到了年底,实际只实现了3%。

可以说,这是几十年才出一次的例外,上一次完不成GDP增长目标,还是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!


(二)我国2035年远景规划的数字目标

根据我国的2035年远景规划:

1、到2025年,我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,要大于12535美元,成为高收入国家。

2022年我国全年GDP是121.0207万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3%。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,比上年实际增长3%,按年平均汇率折算,达到12741美元,连续两年保持在1.2万美元以上。

可以说,到2025年,我国实现人均国民总收入大于12535美元,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!

我国用自己的发展实情,顺利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,这也是美国整个社会,开始恐惧中国发展的真正原因!

(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: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1036美元,属于低收入国家,我们叫作温饱阶段。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037-4045美元之间,属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。人均国民总收入在4046-12535美元之间,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。人均国民总收入大于12535美元,属于高收入国家、富裕社会。)

国民总收入,根据最近20年的我国统计经验,基本上近似于GDP数值,比GDP数值稍小一些。

国民总收入=GDP+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-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

(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获得的资本和劳务收入,包括本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以及本国居民在国外工作的劳动报酬;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是指对国外支付的资本和劳务收入,包括外国来投资的收入以及本国支付给外籍员工的劳动报酬。)

2、到2030年左右,中国GDP总量,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。

这个期间,预计中国的GDP增长速度,平均每年5%左右,而美国的GDP增长速度,每年在2%左右。

到2030年左右,追赶上美国GDP的时候,中国的GDP总量,大约在28-30万亿美元之间。

当然,如果都像2022年这样,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才3%,那追赶上美国,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了。

3、到2035年左右,中国人均GDP达到2.2万美元以上,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。

计算这个数值的方法是:从2021年到2035年,这15年期间,中国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.7%即可(平均保持4.7%的同比增长率,已经是相对保守的数字了)。

这样,可以让GDP总量翻番,2020年我们人均GDP是1.13万美元,2035年即可达到2.2万美元以上(按照总人口不变计算的,实际上,很可能人口会负增长)。

在国际上,成为“发达国家”,约定俗成的标准是: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,就是中等发达国家。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以上,就是高度发达国家。

实际上,到2035年,我国的人均GDP达到2.6-3万美元,都在正常的数值范围内。

这样,到2035年,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,美国这时的GDP总量,大约只是中国的70%左右了。

所以说,当美国的政客显贵们,看到中国的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》之后,强烈要求中国放弃十四五规划!

这上面“三步走”的策略与目标,就是美国行为的真正原因!

美国不愿意看到,有其它国家超过自己!


(三)其它一些可能的数字目标

1、城市化城镇化

我国目前城镇化率,已经达到了65.22%,到2035年,我国的城镇化率,将达到70-75%左右。

支持进一步城市化,人口500万以下的城市,应该允许自由落户。

过去20年,我国GDP增长的40%,依靠城市化、依靠房地产、依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。

今后15年(到2035年),类似的拉动可能会由40%降到20%左右,更多GDP增长,会依靠产业结构调整(新科技经济),会依靠居民消费。

2、发展内循环经济的目标

在我国以“外循环经济”为主的时候,外贸占GDP的比重,最高达到65%左右,像现在越南等国家的水准。

15年之后,我国会更多地依靠“经济内循环”,外贸占GDP的比重,很可能会下降到25%左右。

3、中国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增多的目标

为了发展经济内循环,中国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规模,占GDP的比重,可能由现在的42%,逐渐上涨到50%以上。

这样,中国的老百姓,消费能力会有极大的提升。

2035年左右,我国GDP从121万亿(2022年数值),增长到200万亿元以上。如果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比,由GDP的42%增长到52%,增加了10%,那么200万亿*10%,就是20万亿。

2035年一年期间,老百姓就会多出20万亿来用于消费。这样,我们的经济就会完成实现“消费拉动”,完成经济内循环、双循环!

4、共同富裕的目标

过大的贫富差距,容易导致经济危机。 

到2035年,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,会从4亿人,增加到8亿人。

低收入群体,会从6亿人,下降到3亿人。

中等收入群体人数的翻番,会彻底解决中国的消费拉动不足!

5、新能源经济发展目标

中国已经宣布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,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。

为此,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,可能会由目前的34%,提高到90%以上。

6、数字经济、数字基建

全球大约有60多个万亿美元级别的产业集群,可以与数字化经济结合转型。中国的消费互联网,已经产生了几家万亿级别的企业;如果各个产业都实现数字化转型,很可能会产生几十家、上百家万亿级别的企业。

另外,在数字物联网的基建上,也会有2-3万亿的投资规模。

7、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可能形成下降趋势

2022年左右,人口14亿左右,可能已经是峰值数字了。

到2050年左右,全国人口,可能会下降2-3亿人。

由于人口的下降,各大城市,可能会纷纷出台抢人政策。

8、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数量

根据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的城市发展经验,大约有1亿人口,就会产生1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。

我国人口14亿,目前已经有7个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,它们分别是: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重庆、广州、成都、天津。

按照其它发达国家的规律,我国再产生7-8个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是可能的。

这些最有可能的城市有:

(1)武汉,现有城区人口995万。

(2)东莞,现有城区人口955万。

(3)西安,现有城区人口928万。

(4)杭州,现有城区人口874万。

(5)佛山,现有城区人口854万。

(6)南京,现有城区人口791万。

(7)沈阳,现有城区人口706万。

(8)青岛,现有城区人口600万;济南,现有城区人口588万。

其它的城市城区人口,比济南的588万还要低,要成为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,确实很有难度了!就不一一介绍了。

9、城市群的工业集群

在1000-1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周围,应该辐射有人口300-500万的Ⅰ型大城市。人口300-500万的Ⅰ型大城市周围,应该辐射有人口100-200万的Ⅱ大城市。

在同一个城市群(大都市圈)当中,各大城市应该用轨道交通、高速公路无缝链接。各大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,应该非常明确,只能相互协调,不能重复建设。

每个产业集群,应该分布在50-200公里周围,车程在1-3小时之内,形成上中下游产品70%以上集中度的产业链。

(山东省的GDP全国排名第三,但16地市之间,一直产业相互竞争。就连青岛、济南都形不成对城市群和产业链的集中,这就是山东经济虽然大,但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。)

(备注: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》显示,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,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,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,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;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;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,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,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;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;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。)


六、如何看待202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?

(一)好的消息:

1、从GDP增速上来看,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才3%,2022年的基数相对小,2023年会有更容易的上升空间。

2、口罩疫情已经基本结束,未来2023年,经济增长可期。

3、国际环境:美联储的加息会放缓!

4、国际环境:乌克兰战争仍然持续,但对国际经济的影响,已经开始被消化。

(二)坏的消息:

1、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,已经连续3个月低于枯荣线50以下,未来3-6个月,宏观经济大概率处于收缩态势。

2、2023年全球经济低迷,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数据,用美元计价,已经连续3个月负增长了。

3、香港股市恒生指数,从2022年11月开始,3个月时间,爆涨了50%多——这种短时期内的暴涨,很容易引发暴跌。

(三)综合叙述:

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,很可能会是:

上半年储蓄力量,下半年加速增长!

让我们一起,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加油!
 

——王涑袭2023年01月30-31日整理创作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评论者:      验证码:  点击获取验证码
王涑袭©1998-2023版权所有 QQ群:43015574  站长QQ:157263720  川ICP备1314520号
Powered by 国家梦想中心岁月之书王涑袭